真的又怎么样,小孩子年纪小不懂事,等懂事以后,自然就不会说谎了。
倒是李绾凝,怎么洗澡的。
不知道洗澡的时候把衣服放好,避讳一下两个孩子吗?
怎么那么大意,这要是让陌生男人看去,指不定得闹出什么祸事。
李绾凝在屋内伺候一家子,摆好饭菜。
“你怎么搞得,让孩子偷看到洗澡。”
阴影从正面撒下来,李绾凝瞧着高建军带来的阴影,她眉头皱起,怀疑自己耳朵出现问题。
高建军不去过问两个孩子说谎,反过来指责她洗澡的时候让人偷看到了。
家里那么破旧的洗澡屋子,四处透风,两个孩子想要偷看,很容易就偷看到了。
“对不起。”李绾凝低垂着头。
她不想和高建军起冲突。
为了以后的好日子,她暂且顺着高建军。
见李绾凝不吭声,高建军当着两个孩子的面,狠狠训斥了李绾凝一顿。
要是苏海棠还在高家,定会瞠目结舌,对高建军的逻辑佩服的五体投地。
苏海棠回到自己家,把大娃二娃叫到自己身边,“我尽力了,高家人不讲理,剩下的事情你们自己解决。”
“懂我意思吧,如果要打架,找个没人注意的地方打,不闹出人命就行。”
大娃点点头。
流言蜚语这事儿算告一段落。
第二天一早,苏海棠将两个孩子交给可以托付的村民,自己则带着钱前往省城。
昨天夜里,她想了许多。
她穿越过来,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机。
不能将这么好的机会浪费掉,她要借着改革开放的大潮,去外面闯一闯。
她有做生意的天赋,店子都安排好,只等她去进货。
不能还没有开始,就要打退堂鼓。
苏海棠一路坐车来到省城。
五六个小时的车程,全是泥巴路,车子左摇右晃,差点把她这个不晕车的人给晃吐。
第一次来到省城,苏海棠不禁感叹。
这看着比前世的十八线小城还要破旧。
就这,还是省城。
苏海棠向当地人打听一番,找到一个做衣服的服装厂。
八零年代的服装厂不多,随便问一问就找到了那一家非常罕见的大型服装厂。
苏海棠来到厂里,向工厂负责人说明来意。
负责人看她很年轻,听说她是从很远的地方找过来来的,顿时对她肃然起敬,朝她竖起大拇指。
“巾帼不让须眉啊,你一个女子竟有胆量东奔西走。”负责人笑着说道。
苏海棠被他夸奖的有些不好意思,“王经理,我这是被生活所迫,我想赚点小钱。”
“你想赚钱,你找对地方了,就没有哪个地方的衣服比我这里还便宜。”
说完,拉着苏海棠在工厂仓库参观。
“你看,这些都是当下最新的款式,价格最便宜,批发价两元一件,还有这边的裤子,你如果要的多,我可以给你最低的价格。”
最时髦的款式,最扎实的做工。独属于这个年代的精致做工。
苏海棠听完价格,还是觉得太贵了。
“两元一件,太贵了,我售卖的东西是针对那些穷人,有没有又便宜又好看的衣服,比如去年的陈旧货,仓库挤压货物这一类的衣服。”
听完苏海棠的话,王经理不说话了。
他沉默一会儿,“让我想想,我去看看仓库单子。”
经过一番查找,王经理从一堆的灰尘中找到两个捆绑结实的黑色塑料袋子。
当着苏海棠的面,王经理将黑色塑料袋打开。
里面显出颜色鲜艳,款式可爱的小衣服。
“这些都是去年的陈货,被忘记在这个角落了,你如果想要,就四百全部拿走。那里还有两大箱子。”王经理指着另外一边的两个箱子。
“我先看看质量。”如果质量不好,她是不会要的。
进货回去后卖给顾客,只会坑人,她要做诚信商人,要培养口碑,培养一批忠实的顾客。
不能做一次生意就把人给得罪光。
“质量方面你放心,这质量肯定没话说,我这厂子是国营企业,不是那些杂牌子的小作坊。”
王经理满脸骄傲。
话虽如此,苏海棠还一件件地查看质量。
确定没有任何瑕疵,她爽快给钱,让人帮忙把货物送到车站。
到了车站,苏海棠才知道回去的大巴车刚刚离开。
想要回去得等到明天。
出门得时候她有预料今天回不去,出来之前将两个孩子给安顿好了。
带着两个大货物不方便,寄存得费用太贵,苏海棠索性带着几箱子衣服回到了服装厂。
王经理见她去而复返,以为她后悔买那些衣服了。
“小苏,你这是后悔了?这个质量这个价格,你上哪里去买。”
“我没后悔。”
王经理一愣,“那你怎么带着大包小包回来了?”
“经理,我没赶上回去的大巴车,我带着东西在你这里将就一晚,可以吗?”
“当然可以,我给你安排宿舍。员工宿舍还有空房间,我给你找棉被那些。”王经理说完,让人领着苏海棠去宿舍。
苏海棠连声道谢。
最后,还是王经理请她吃饭,又带她在工厂里面参观。
苏海棠大方的给王经理提了一些自己的意见。
她的那些意见都是她前世的经验之谈。
王经理听完之后,对她赞不绝口,将她引为知己。
在工厂住了一宿,第二天一早,苏海棠带着货物坐上了回小镇的大巴车。
又是五六个小时的车程,双腿坐到发麻。
她再一次体会到,想致富,先修路这句话的深刻含义。
带着货物回到租在四和街的店子。
苏海棠先整理出来一部分挂上。
金秀她哥家的铺子,以前便是用来做生意的,里面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子,很多东西她清洗一番后直接用上就好。
苏海棠笑着忙里忙外,浑身用不完的力气。
看着店子一点点的成形,距离她理想中的样子越来越近。
她满心成就感,直到忙到接近天黑,她才想起来要回家。
从镇上到家里有十多里路,她火急火燎的赶上了回家的末班车。
回到围炉村时,已经彻底天黑了。
出乎她的预料,家里的煤油灯竟然亮着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