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州中文网 > 玄幻小说 > 神的儿女 > 第18章 二回 内容
(二)
秦国的强大让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卫六国上下寝食难安,他们组建联盟欲联合抗秦,终是貌合神离,看中的还是自身利益。
范雎(jū)的远交近攻战略让秦国在与六国周旋中掌握着主动权,最终瓦解了联盟。
若想搞定一个国度,首先要了解它需要什么,担忧什么。
秦始皇,赢姓,赵氏,赵政也,但人们更喜欢叫他赢政。就像吕小白,也可以是姜小白。
大秦帝国对九州文明完成一统后,奴隶制已成为过去式,封建王朝正式开始,但并不是说没有奴隶了,而是过去那一套统制手段不能与时俱进了。
因为,当人逐渐涌入城市的时候,廉价和免费劳动力只能节约成本,却没有消费能力,满足不了城市大发展的需求。
为了表明封建君主制的合法性,就制造了后人为之疯狂的传国玉玺。
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。
秦朝首先在经济上着手的是统一货币,金币为上币。
禁止私人铸币,铸币权掌控在统治者手里,更好地实施中央集权,纳贡可以开展下去。也为了防止残余反对势力,利用原来的各国货币破坏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,避免地方形成自己的金融体系。
农业为治国之本,过去的春秋诸国时代,大王、侯爷们更像是一群武装地主,现在迫切需要中央集权,执行严格的郡县制。
承认土地的私有制,但地主和田客的矛盾又激化了,合理侵占土地的地主脑满肠肥,就想算计人。
户籍制度的实行,让国度的概念更强烈了,拥有多少公民,看看户籍竹简就知道了。
国度统治黎民的根本制度就是户籍,就像控制工资的根本制度是职务职称一样。
男子在十五岁,就要在户籍上注册备案了,是国度征用无偿劳动力和兵丁的依据,称作“徭役”。
陈胜造反那年,也就是因为天气原因,耽误了征用徭役报到的时间。
陈胜没想明白一点,那就是为什么要以对不起一些人为代价去对得起另一些人,等他想明白后,他就变成了对不起人的人。
就是因为吕不韦把商人做到了最巅峰的地位,所以秦始皇担心再出现这么个人物来用从商的杠杆撬动国度命脉,所以重农抑商的手段加强了。
但事实上只有田客起义最成功,他们坚信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”,而有钱人过着很安逸的生活,只有被生活所迫才会铤而走险。
对于盐铁采取国营,商人不得参与,这涉及到粮食与军事。
商鞅,姬姓,公孙氏,卫国公的后裔,贵族。
因为授封得到以“商”命名的土地,(比如商洛、商丘),所以习惯叫他商鞅。
商鞅变法能够在秦国受到重视,是因为秦孝公赢渠梁认为“重农抑商”是正确的做法,如果人人不再务农,靠经商来低买高卖获得暴利,没有了贵贱之分,那么就动了统治者的根基,靠土地吃租子是最踏实的牟利手段。
商鞅的改革是秦国的转折点,奠定日后秦朝的强大基础,让其弯道超车,成为列国之首。
他还着了一本《商君书》,却没给自己留后手。
但他的结局很惨,被自己制定酷刑弄死了。
呜呼,为秦国服务的公孙鞅,注定是个芹菜秧子的命。
任何时候,都要清楚自己的身份,再受宠的狗也不能咬主子。
改革家动了利益集团的珍馐,下场多数如同商鞅,出谋献策的人是把双刃剑。
王公贵族佩服他,也忌惮他,他肚子里的坏水太多了,万一给别人出主意呢?
不过,商鞅的思想一直成为了接班人的必修内容,这思想主张强国弱民,让原来创造价值的民众变得自卑,依赖国度和资本商汇团,不断给民众洗脑,让民众夙兴夜寐也只能勉强生活,没有闲暇思考未来。
与秦始皇差不多同时代的人物,是迦太基的汉尼拔?巴卡,他把罗马帝国打得狼狈不堪。
发动战争带来经济效益是世界共识的,同时也刺激科技的进步。
靠近水源、足够的田地、规模大的城市(集中在内陆)、发达的道路、数量多的人口及牲畜、完善的市场机制、受育疗患齐备、矿产丰富、强大的军队,你同时拥有这几点,你的国度就差不了。
战争计时游戏都是按照这几点进行角色方设计的。
这个舞台也成就了白起、李牧、王翦、廉颇的名望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